一、简介
       竹,属于禾本科竹亚科(Bambusoideae),它形态特殊,非草非木,茎有节且中空,一般呈常绿乔木状或灌木状,早在人类诞生之前,竹子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目前全世界大约有70多个属,1200多个种,总面积达1400多万公顷。竹子在全球分布广泛,就分布量而言,亚洲居第一位,其它依次是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中国是世界竹子分布中心产区之一,世界第一产竹大国,也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目前拥有39个属,500多种。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以上。

 

 

 

二、园林种植
       竹子是我国古典风格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 
       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其中的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描述。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

 

 

 

 

三、古猗园的竹子
       古猗园名字来自诗经“绿竹猗猗”之意境,栽植的竹子种类在上海公园中首屈一指,也成为公园的最大特色。园内屋前宅后、石旁路边、临水驳岸以及粉墙边角等处常常点缀三五丛竹,与建筑、道路、假山、花木相映成趣,猗猗翠竹或挺拔端庄、或婀娜多姿、或夹道相拥。全园地栽、缸栽和盆栽的种类有:龟甲竹、金镶玉竹、菲白竹 、大佛肚竹、黄杆乌哺鸡竹、方竹、花毛竹、小琴丝竹、斑竹、凤尾竹、美丽箬竹、鹅毛竹、唐竹、大明竹、倭竹、异叶苦竹、摆竹、白夹竹、白纹阴阳竹、巴山木竹、翠竹、茶杆竹、斑苦竹、大黄苦竹、福建茶杆竹、菲黄竹、观音竹、淡竹、乌哺鸡竹、紫竹、罗汉竹、孝顺竹、黄杆京竹等近70种。
       古猗园内的青清园,是一座以竹为主、着力突出“绿竹猗猗”景观的园中园,是赏竹、听竹的最佳场所。它以地栽和盆栽的形式向游客集中展现适合上海地区生长的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竹子,通过拟自然的园艺布局手法,塑造出绿竹成荫的“竹径”、多姿多彩的“竹丛”、浑然天成的的“竹石图”,进一步体现竹子观形、观秆、观叶的景观效果。

 


 

四、历史文化
       远在黄帝时代,据传已有竹制乐器。周代(公元前约1066年-前256年)已普遍栽竹,据《汲冢周书》中记:“成王时,路人献大竹。”其他如四书五经、《山海经》、《尔雅》等书中都有竹的记载。秦始皇已把竹子引种于咸阳的宫廷园林中栽植。汉代宫廷苑园中设有修竹园、竹囿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文人士大夫隐居深山,寄情山水,产生了模仿自热山水的造园思想,竹也被广泛应用于造园,他们借竹林之高风清姿,隐喻自己的风流,他们爱竹、敬竹、崇竹、尚竹。
唐代宋代的山水园林进入兴旺时期,园林用竹趋于新盛。宋代“梅兰竹菊”四君子、“竹松梅”岁寒三友的园林意境也开始形成。
       明清两朝,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园林用竹造景也到了鼎盛时期。


五、诗歌散文
《竹石》 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潜僧绿筠轩》 苏东坡[宋]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六、小知识
由于竹子生长快,近几年出于环保考虑,大量家具与纸改用竹子制造。竹子也可制作工艺品、乐器等。竹青是去火清凉的中药材。竹笋、竹笋是常见的美食。竹子的种子被称为竹米,因为不易得,所以是珍贵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