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长三角古典园林文化论坛圆满落幕
2018/12/4 9:01:05

     近日,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嘉定区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古猗园、上海豫园、上海醉白池、上海秋霞圃、上海曲水园五大古典园林和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长三角古典园林文化论坛在江南历史文化古镇——南翔镇圆满落幕。会议由主办方上海古猗园园长吴松同志主持。

    论坛以“古典园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主题,荟集古典园林领域、建筑遗产保护、民俗学研究、非遗传承与保护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古典园林代表等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围绕古典园林保护理论探讨、古典园林保护实践研讨、古典园林文化相关探究、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古典园林的运营管理、古典园林与人力资源建设六大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高峰对话。

    中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崔丽萍到会并致辞,崔丽萍指出,江南古典园林,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和中华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独运匠心。今天,到场的既有学院派的专家学者,还有长三角地区的古典园林代表们,大家共同就古典园林中蕴含的诗歌意象、美学思想、人文情怀、造园艺术以及面向未来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进行学术研讨、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当下,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加速长三角文化多样性、经济一体化进程,共同为长三角文化圈、经济圈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嘉定区政协副主席高雷平、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马云安(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杨庆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苏州拙政园、网师园、虎丘、狮子林、沧浪亭、留园,无锡蠡园、寄畅园,杭州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泰州乔园,扬州个园、何园,合肥包公园管理处等10余家古典园林通力合作,共同见证了这一园林界的盛事。同时还吸引了上海社科院、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商洛学院等高校学子和教师,以及数10名园林粉丝,论坛规模120余人。

    此次论坛,既有专家报告,还实地考察了上海的古猗园、豫园、醉白池、秋霞圃。论坛首日,共分为论坛开幕式和专家报告两大议程。开幕式上,嘉定区政协副主席高雷平首先致欢迎辞。接着,举行了《古猗园志》首发仪式。仪式上,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马云安向上海古猗园、上海豫园、上海醉白池、上海秋霞圃、上海曲水园五大古典园林和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六家承办单位的领导和在志书编写过程中提供过重要参考资料的市民代表赠授《古猗园志》。同时,举行了古猗园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合作的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和中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崔丽萍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基地”正式落户古猗园揭牌,这是古猗园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又一次有力尝试,实践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文化发展路径。最后,中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崔丽萍为此次论坛致开幕辞。专家报告阶段,共有14位专家进行发表,其中上午为主旨报告,下午为主题发言。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研讨,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分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认为,私家园林总被认为和财富有关,但其实园林不是彰显财富的地方,而是展示文化和意境的场所。当古典园林由私密转向开放之后,已变为了公共文化空间,文化价值全面体现。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民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认为,园林景观叙事目前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古典园林应学会用文化景观来“叙事”,提高文化品位,并增强其持续的影响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处长杨庆红指出,在45公里长的滨江岸线上,是否也可再造一些小型江南园林,为市民创造更加灿烂的审美意境和文化氛围。民俗学专家认为,叙事是景观的灵魂。园林景观叙事目前得到的关注度尚不高,古典园林应学会用文化景观来“叙事”,提高文化品位,并增强其持续的影响力。此外,长三角各地名园的管理专家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独到之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精妙的造园思想以及高超的造园艺术,是中华民族以聪慧与勤劳诠释人居与自然和谐光辉思想的物象表达。首届长三角古典园林文化论坛以古典园林为文化母体,搭建了长三角交流对话的新平台,为传承江南文化,讲好上海故事提供了智力支持。